远离癌症牢记三组数,肿瘤ne癌症
随着环境、生活习惯等的变化,体检的普及,查出肿瘤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了!现如今也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但很多人一看见体检表上出现“肿瘤”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得癌症了”。肿瘤真的就是癌症吗?
1肿瘤=癌症?
肿瘤是指人体的某部分细胞,在致癌物质、有毒化学品、特殊病毒、放射线等因素的作用下,失去正常细胞基因的调节控制而异常增生,且在局部形成肿块的一种疾病。但它可分成良性和恶性两类,而我们常说的“癌症”则属于恶性肿瘤。
无需担心的肿瘤
常见的无需过分担忧的良性肿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①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病发于任何年龄段,是因为肝内血管异常聚集所致,一般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可每隔3-6个月做B超检查。
但当血管瘤逐渐增加,大于5厘米时,可能会出现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此时通常需要做手术切除。
②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一般是指乳腺的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一般无自觉症状,大多是在患者自行触摸乳房时发现肿块,且75%是单发性的。
若肿块不大,长期无变化或者生长缓慢,一般定期复查即可;若短期内生长较快,且直径>1cm则需要手术治疗。
③脂肪瘤脂肪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多发生在皮下,但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一般好发于40-50岁的人群,恶变的几率很小。
若是生长于机体深部,则有病变可能,若脂肪瘤突然增大,或者变得坚硬,可能提示发生了恶变,应尽早切除。
2牢记三组数,远离癌症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4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4人因癌症而死亡!癌症俨然成为国民健康的“重大杀手”!
虽然有些癌症我们还无法攻克,但癌症应以预防为主,牢记以下几组数据,落实到生活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癌症,减少发生率。
1防癌饮食防癌的饮食模式需坚持“一足量、二不、三少”:
足量:每天摄入足量的蔬菜、水果及粗粮,均衡饮食。建议每日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为-克,水果-克;全谷和杂豆类为50-g,薯类为50-g。
二不:控制自己,不吸烟和不酗酒。
三少:现在很多人“无肉不欢”,适量的肉类能给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但若是长期食用不当,反而增加癌症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制品评定为1类致癌物,红肉则为2A类致癌物。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少吃甚至不吃加工肉制品,同时控制好红肉等的食用量,建议每天摄入的红肉控制在50g以下,白肉控制在50-g的范围内。
另外,烹饪时要注意少油、少盐,每天用油量不超过25ml,用盐量不超过6g。
2规律运动坚持运动能显著降低13种癌症的病发率,包括威胁国民健康的前几号“杀手”:肺癌、胃癌、肝癌!因此规律运动很重要。
“3”是指每天运动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
“5”是指尽量保持每周5次运动;
“7”是指运动的目标心率要达到(-年龄),是一个合适的运动指标,可上下浮动10次左右。
但任何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控制体重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调查数据显示,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而且科学家们还进一步明确了更为青睐“肥胖一族”的肿瘤——食道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肾癌、乳腺癌等。因此控制体重显得尤为重要。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体质指数超过24为过重,超过28为肥胖。
恐癌之心不可有,防癌之心不可无
20岁~60岁这样保健
总有人感叹癌症“防不胜防”,其实研究认为,约6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越早开始重视健康,健康也就离你越近。20岁到60岁,是人的一生中生命最旺盛的阶段,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没啥“感觉”就忽略健康。
20岁
1、20岁开始每年体检一次,以指导自己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保持合理体重,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不迷恋垃圾食品。
3、开始补钙,人体90%的骨质都是在20多岁时获得的。
4、充分了解生理健康知识,重视自己的私生活,定期检查私处的健康状况。
30岁
1、为防止发胖,每天坚持运动20-30分钟。
2、注意监测血压,调整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
3、注意睡眠,只有顺应自己的生物钟和生理变化,青春才会延长。
4、女性要
- 上一篇文章: 说脱发掉头发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