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良性肿瘤术后会复发吗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篇文章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身体不适、生病就医,当我们的肾脏受到委屈时,就会表示抗议,甚至发生肿瘤。肾脏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良性肿瘤以先天性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肾错构瘤为多见。

多囊肾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该病可引起肾实质内发生成百上千个大小不一的囊肿,最终会导致肾功能的丧失。根据目前的医学手段还无法从染色体层面对多囊肾进行分子基因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仅是将肾表面可见的囊肿去顶减压,目的是减少囊肿对肾实质的压迫,延缓肾功能的衰退,但无法从根本上去除多囊肾发病的原因,因此多囊肾的手术无法起到根治作用,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肯定会复发。

单纯性肾囊肿是后天形成的,主要与我们肾脏内一种叫肾小管的结构形成膨大的“小房间”有关。体积较小的肾囊肿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只有较大的囊肿对肾内血管或排尿系统有压迫时,才可能引起腰酸腰痛等不适或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很多人误以为对肾囊肿的手术切除就是把整个囊肿连根切除了,其实我们常规的手术方式是把囊肿的顶去掉,做囊肿壁的大部切除,就好比把屋顶和四面墙拆除,把里面的水排出,但屋子的地基是不动的,这是因为囊肿的底部是紧贴肾实质的,切除囊肿底部就需要行肾脏部分切除术了,这样会得不偿失。

囊肿壁切除的多少是影响术后囊肿复发的因素之一。囊壁切除的多少取决于囊肿突出于肾脏表面的程度,原则上囊壁残端可留距肾实质约0.5厘米左右。术中应尽可能多切除囊肿壁,以防术后残留囊肿壁粘连而导致囊肿复发,但必须防止损伤囊肿底部与周围的肾实质组织。囊肿在肾脏内的位置与术后肾囊肿复发率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肾囊肿的底部总是起源于肾实质表面,位于肾脏上极的囊肿底部位于下方,而顶部位于上方,去顶手术后囊肿就有如一个碗的形状,囊肿底部近肾实质侧仍会有囊液分泌,囊液就有可能在这个“碗”中积聚,如果顶部的囊壁去除得较少,残留囊壁粘连,那么囊肿复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相反位于肾脏下极的囊肿顶部位于下方,而底部位于上方,手术后会形成一个“帽子”的形状,这样分泌出的囊液就可随重力作用自动流出,被周围组织吸收,囊肿复发的可能性就减少,当然如果囊壁去除得太少,囊肿复发的可能性还是会增加的。术后定期复查超声检查进行随访,除观察原囊肿有无复发,还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waw.com/yfbj/202009/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