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民居古风犹存1明朝古村落藏身寮步镇
西溪民居古风犹存?1明朝古村落藏身寮步镇
东莞市寮步镇最近发现1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朝古村落。从东莞市区往东南方驱车约15千米,便到了寮步镇西溪,只见1座高达六七米的青砖古城墙,将一片陈腐的灰瓦青砖房围成了一个封闭、独立的村落。在附近村落一片片由农村向城市化进程中所建的现代化建筑的衬托下,西溪古村显得格外古朴、厚重。
据当地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西溪村原名芦溪村,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开始建村,至今已380多年。古村坐东向西,偏方治疗白癜风占地36.8亩。现存后围墙445米,前围墙180米。村前有一口鱼塘,几近与古村面积相等。
古村落呈6大特点
据介绍,古村西溪至今保存仍相当完全。其计划和建筑具有6大特点:1是巷道布局统一。古村除一条面宽4.8米的横巷外,其余均由11条面宽1.8米的直巷和15条面宽1.1米的横巷组成巷。祠堂、家庙、住宅均严格依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巷而建;2是祠堂规格统一。古村现存宗祠1座、房祠12座、家祠2座,书室2座。除宗祠为3开间3进,面积为496平方米外,其余房祠、家祠多为3开间二进。在16座房祠、家祠、书室中,面积分别为248平方米和125平方米的各占一半;3是民居形制统一。古村的193间民居均为硬山顶的明字间和金字间建筑,长度统一为8.3米,金字间和明字间的面宽分别为13.8米和6.9米;4是建筑结构统一。不论祠堂、家祠,还是民居、书室,其建筑均为砖石木结构,墙基、墙裙、门框筑条石,墙体砌青砖,屋面盖灰瓦。除部份祠堂的柱和柱础用石料外,其余的梁架、檩和椽均为木质。石雕精工,木雕细致,陶塑生动;5是民居门向统一。古村除第一列和大横巷的祠堂外,民居的大门基本上侧开,即大门为侧门,此是西溪古村民居大门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受全部古村布局制约所构成的;6是巷道铺设统一。古村巷道铺设多用红砂岩条石或麻石。大横巷现存红砂岩条石长100多米,直巷麻石路面模糊可见。
蕴藏丰富农耕文化信息
东莞市一名到过古村西溪考察的文物专家告知笔者,从建村至现在,西溪古村已有380余年历史,蕴藏着许多自明代末年以来东莞丘陵地区农民聚族而居的农耕文化信息。古村的建筑,从范围到形制都严格执行统一规划;古村的装潢,从木刻到石雕都十分讲求美观实用;古村的环境,从防洪到排涝都非常重视生态平衡。这些信息,对当地农民在农村走向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把人居环境建设得更有文化品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弄乡村规划的专业人员,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已申报市级文保单位
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东莞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但是现存的古村落却寥寥可数。像西溪古村,及茶山镇的南社村古建筑群、清溪镇和凤岗镇的客家旧围就显得十分珍贵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古村落,对东莞打造文化新城,增强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旅游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据悉,西溪古村的发现,已引发有关方面的重视。寮步镇政府目前正在对保护与利用西溪古村做计划,并已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将西溪古村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刘炳元肖开润)
来自:东莞,2003/12/26
- 上一篇文章: 街机格斗格斗三国3大职业横向比较
- 下一篇文章: 进击吧勇者下周登陆安卓三大特点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