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渑池现代农业步入快车道

“125”渑池现代农业步入“快车道”

本报讯(《本日渑池》吴延举通讯员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张志立)一个个特点农产品基地,一处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一片片高产创建示范区……隆冬时节,行走在渑池希望的田野上,处处能够感受到现代农业散发出的勃勃生机。

“125”期间,渑池县立足自然天赋和优势产业,依照“突出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扩大基地范围、打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通过政策推动、科技驱动和龙头带动,全县现代农业步入“快车道”。据测算,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12300,是2010年6406的1.92倍,“125”年均增长18.4﹪;全县食粮种植62.14万亩,预计总产2.215亿千克,预计平均亩产356.4千克,较2010年的总产17966万千克,平均亩产268.8千克,分别增产23.29和32.58;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2010年的2个3000亩,发展到33个5万余亩……

5年来,渑池县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制定了《渑池县现代特点农业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出台了《中共渑池县委渑池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渑池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实行意见》等文件,设立了每一年100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0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促使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眼下,正是食用菌生长旺季,在渑池县天池镇张吕村天池山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基地,高标准食用菌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各种食用菌原料堆放有序,工人们正忙着把刚刚采摘下来的香菇装箱。天池镇党委书记张光华介绍说,天池山食用菌产业园是一项让大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该项目建成标准化大棚60个,完成土地流转260亩,摆栽香菇65万袋,日产香菇1000千克,带动周边150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

天池山食用菌产业园只是渑池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建成了以30万头生态猪、40万头商品猪和18万头肉牛为主的优良畜产品基地,以3.5万亩苏烟(基地)、1.5万亩中烟(基地)为主的5万亩优良烟叶基地,以8万亩朝天椒、2万亩西瓜为主的16万亩无公害瓜菜基地,以3.6万亩仰韶大杏、3.2万亩仰韶牛心柿、5万亩韶山花椒、3万亩优良核桃为主的16万亩特点果品基地,以30万亩小麦、12万亩玉米、3万亩坻坞贡米、4万亩红薯为主的优良食粮生产基地,以金银花、丹参、板蓝根、玫瑰等为主的5万亩生态中药材基地和700万袋优良食用菌基地,5000吨优良水产品基地等八大特点农产品基地。同时,前后培养了仰韶酒业粮食加工和雪莲面业面品、南村玫瑰中药材、旭源牛业肉牛、仰韶奶业饮品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达165家,范围以上龙头企业到达54家;家庭农场从无到有,自2013年6月份至今,迅速发展到了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到达了183个,入社成员8500余人,带动非成员农户4万余户。

在果园乡李家村的大杏种植基地,每棵果树都和滴灌管道相连,树顶伸有长长的喷头。果园中设有气象站,摄像头可监控到园区的各个角落。树根下面装有一个小小的传感器,缺营养时它会及时“通知”。据基地管理员陈保兴介绍,基地还通过物联技术,建成了渑池县第一个精准农业示范园区。该示范园区通过果树根部的传感器获得墒情、营养、温度等监测数据,由滴管将水份和营养液输送到每棵果树,曾需要40至50人的工作量,现在一人便可轻松完成。如今,科技驱动已成了渑池发展现代农业的1大亮点。

5年来,渑池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化验室,检测装备由之前的只能对农药残留进行定性检测,提高到可以对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添加剂、微生物和环境等进行定量检测;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指点坻坞贡米、李家大杏、石门沟牛心柿、旭慧石榴、南村花椒5家合作社,运用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使用二维码,实现了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在生态循环农业方面,新建农村户用沼气7000余座,全县农村户用沼气到达2.4万座,“畜—沼—菜”“畜—沼—果”“畜—沼—烟”“畜—沼—粮”等循环农业模式得到全面普及,全县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

新认证绿色农产品2个,实现了零的突破;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16个,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到达24个。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微企业等融资难问题,与邮政储蓄银行渑池县支行合作,展开“惠农贷”业务,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waw.com/jbzz/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