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增生纤维瘤的自我检查法

胡大叔和你聊健康

核心提示:上帝为女人创造了美丽的乳房,女人应该珍惜和爱护它们。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乳腺外科两位权威专家凯瑟琳-多黑尼博士与莫妮卡-琳博士分别总结了自己近40年的临床经验,得出了一套乳腺自查方法,希望天下女性都能做到乳房疾病自我诊疗.

1.月经前感到胀痛。

每次月经来临之前1到2周会出现乳房胀痛,甚至连戴胸罩这样轻微的摩擦都让人难以忍受,也许还伴有头疼、乏力、紧张、失眠、便秘等一系列症状。月经来潮之后,胀痛感逐渐消失。可能是经前综合征。月经前后女性体内的激素会发生变化,除了引发乳房胀痛外,月经前还可能出现水潴留、浮肿、痤疮、情绪烦躁等状况。此时只要控制饮食、心态放松,均可得到缓解。

2.摸到边界不清的肿块。

月经前1周,乳房开始出现间断性胀痛或钝痛,此时如果轻轻触摸乳房,可以摸到条锁状或三角形的腺体组织,是颗粒状,质地韧软、边界不清,没有明显的肿块。可能是乳腺小叶增生。这是乳腺构造不良症中的一种,大多与女性内分泌失衡有关,主要表现就是乳房疼痛,疼痛发生的频率不高。

3.乳房上方触及肿块。

如果在乳房的外上方触及到一个肿块(单发肿块),质地坚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很容易被推动,同时肿块的增长非常缓慢,没有其他感觉。可能是乳房纤维腺瘤。罹患该病的女性普遍发病年龄偏小,多在20至25岁之间,医学界认为发病与雌激素的活跃有关。虽然这是一种乳房良性疾病,但也有癌变的可能。

4.乳房胀痛周期性发作。

乳房的胀痛时轻时重,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尤其是月经前会加重;乳房内可以触及多发性、结节样的肿块,质地不硬,有时乳头会有溢液现象。可能是乳房囊性增生病。该病又叫慢性囊性乳腺病,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发病率较高,常见于25—40岁的女性,大部分病人在发病后2年内能自行缓解,但鉴于少数患者有可能发生癌变。

5.哺乳的乳房上出现皮疹。

有些处在哺乳期的女性乳房上会出现一些皮疹,大多发生在乳头或乳晕部位,患病皮肤与健康肌肤之间的边界清楚,覆盖有少许鳞屑或薄薄的结痂,痒感明显。可能是乳房湿疹。这是哺乳期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疹,这类女性往往多是过敏体质,发病可能与进食了导致过敏的食品有关。此病一般在给宝宝断乳后便可自愈。

6.浅表处出现边界清楚的肿块。

当乳房的肌肤出现一个很浅表的肿块,光滑柔软,摸上去边界清楚,可活动,几乎没有痛感。可能是乳房脂肪瘤。这种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肿块仅见于一侧乳房,生长缓慢。

7.肿块可推动。

在乳头附近可以摸到一枚樱桃大小、质地软、可以被推动的肿块,轻轻挤压它,乳头处可见些许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性液体,偶尔有疼痛感。可能是乳管内乳头状瘤。此病发病者年龄偏大。因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的瘤体带蒂、有绒毛,其内还有很多薄壁的血管,因此极易出现血性溢液的现象。此症有6%至8%的病例可能发生癌变。

8.“橘皮样”改变。

无意间在乳房处摸到一个无痛感的小肿块,肿块的表面坚硬、疙里疙瘩、边界不清,肿块的体积很快变大、增长快速,肿块表面的肌肤因为淋巴水肿造成毛囊的突起和凹陷,形成了很特别的“橘皮样”改变。可能是乳癌。

亲、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你想看到更多实用养生猛料就点右上角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waw.com/alfx/2171.html